2013年10月29日 星期二

轉載《親子天下》: 女兒很多東西都捨不得丟,怎麼辦?

女兒很多東西都捨不得丟,怎麼辦?

我有個念小三的女兒,從小就很沒有安全感,非常黏我。她有個奇怪的行為,就是很多東西都捨不得丟,小到他使用過的OK繃(有血跡)、普通塑膠 袋、衣服剪下的標籤、隨手塗鴉、幼稚園書包、學習完的課本作業簿……很多很多她都要留著,若被她發現丟了的話,她會哭泣和憂鬱好久。對於愛整齊清潔的我, 女兒的行為讓我很頭痛,也常常為此和女兒發生衝突。我該怎麼做?強制規定用不到東西就回收,對女兒心理會產生反效果嗎?還是有更好的方法?
在父母眼中毫無價值的東西,可能因為某個獨特的理由,被孩子 視為珍寶。父母的介入目標,不應放在「我要如何讓你丟棄我認為沒有價值的東 西?」而是「我要如何幫助你在收藏時避免影響到其他家人的權益?」前者是直接命令孩子服從,後者則引導孩子思考,在滿足自己的需求時,如何兼顧其他家人的 權益。以下提供幾點介入的方向:

1.聆聽每個收藏背後的故事:父母若是願意傾聽孩子的想法,將 會發現不起眼的物品背後有段動人的故事。帶血的OK繃可能是最敬愛的老師為自己親手貼上的;隨手的塗鴉可能是某個搬家遠行的好朋友與自己的珍貴回憶。請聽 聽每個物品背後的故事,一方面在後續處理時能夠拿捏分寸,另一方面也能有效的增進親子關係。

2.採用多元的收藏方式:孩子想透過收藏物品來保留某段美好回憶,但留住回憶不見得一定要把物品實體完整留住。雜亂的課本、作業、隨手塗鴉、標籤甚至是OK繃,若是透過拍照的方式,將更能永久保存,也方便分門別類。書包與制服若進行裁切,可以只保留校名或學號的象徵部分。

3.明確界定收藏品可以出現的空間: 父母可以允許孩子保有自己的收藏品,但要避免此舉動影響到其他家人。在與孩子討論之後,可以劃定出一個固定的空間與範圍,例如:孩子自己的房間書櫃或是某 個大小適中的置物箱,只要孩子的收藏品沒有離開這個範圍,那麼尊重孩子收納自己東西的決定。當該空間已經無法容納新的收藏,則由孩子自己決定該如何取捨; 如果孩子的收藏物已經放到家中的公共區域,則由父母暫時為孩子保管一段時間。

4.前後一致的執行: 若是親子雙方已經達成共識,那麼必須前後一致的執行,父母應避免隨著心情起伏而任意調整,例如:因為心情鬱悶煩躁,丟棄了孩子收納在指定空間的私人物品; 或因為心情愉快輕鬆,而對於跑到公共區域的私人物品視而不見。父母提供明確的規定並能確實執行,孩子才有機會練習如何為自己做出決定,並承擔決定後的結 果。

上述的方法確實比直接丟棄孩子的物品更耗費心力,卻是很有意義的投資,因為能夠被父母尊重的孩子,才能逐步培養出尊重他人的能力。(黃柏嘉 旭立心理諮商中心諮商心理師)

轉載自臺灣《親子天下》
http://www.parenting.com.tw/QA/QATopic.action?id=942&idType=2

2013年10月28日 星期一

不敗的手工


之前淘了一些簡單的"即吃"手工,打算帶去宿營給三至六歲的小孩玩。

其中有一份做貓頭鷹的材料很簡單,只是一些印了圖案的卡片和貼紙。
在家試玩:


2013年10月7日 星期一